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”“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”……在大冶市保安镇茶山村,刘煌庄诗词楹联展示厅里,身着黑色长衫、头戴黑色礼帽的村民整齐站立,用大冶方言吟唱着一首首唐诗。
3月9日,湖北省文联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宣读了中央文明办三局、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《关于首届宣传推选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“时代风尚”先进典型的通报》,大冶市保安镇茶山村获“全国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社区”称号。近年来,茶山村刘煌庄积极营造书香氛围,先后荣获“中华诗教基地”“中国联教基地”等多块国家级招牌和“中国楹联文化之庄”“荆楚诗词之村”等荣誉。
18日,记者来到茶山村探访。
擦亮“中华诗词”品牌
“保安花竞放,樊水雁齐飞。”“刘煌延翰墨,梅岭结春花。”走进刘煌庄诗词楹联展示厅,记者看到,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。篆、隶、楷等五体纷呈;刚劲、遒健、娟秀等风格多样。
村民们用简单的曲调和大冶方言吟唱着《早发白帝城》《赠花卿》《清明》等唐诗,兴酣之处,摇头晃脑,颇有古韵。
位于大冶西南陲的刘煌庄,与金山店、茗山相毗邻。这里山川雄岭,古木葱笼,村庄世代都注重文化教育,珍视文化传承,对诗词楹联情有独钟,吟诗作对的风气盛行。师生和诗、学友和诗、夫妻和诗已成习俗,并传为美谈。
茶山村党委副书记毛江华介绍,以前这里是一所废旧的小学,2010年,村里几个退休老教师商量,向镇里申报之后,决定建立一个诗词楹联培训基地。大家主动捐款,自愿投工献料,搜集整理旧有资料,编写教材,把原官山小学整理一新,创办了诗词楹联培训学校。
学校建立后,村里组织选拔人才,建立行政管理机构,挖掘师资,动员广大村民进入培训学校参加学习、接受培训,营造了良好的书香氛围。
83岁的刘正祯,退休前是梅山中学的老师,平日里,他负责组织村里的诗词爱好者一起唱诗,并给他们讲平仄韵律等作诗基础知识。
“寒暑假时,村里的孩子们都在这里接受诗词文化教育,妇女也参加,主要教授唐诗宋词、《弟子规》,以及对联的基础知识。”刘正祯说:“优秀的传统文化,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,不能让它流失。国家授予庄里的招牌,我们要努力把它们擦得更亮。”
以“文化”带动“文明”
不仅摘得三块国家级金字招牌,在乡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,近年来,茶山村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,积极探索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新路径。
毛江华介绍,茶山村目前有1134户共4679人,刘煌庄有450户共1200人。2019年起,茶山村成立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发动村干部、党员代表、居民代表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。如今,全村志愿者人数达120余人,建成常态化志愿服务队3支。
“以前农村环境普遍不好,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之后,脏、乱、差有人管,乱砍、乱伐、乱建有人理,邻里矛盾纠纷就地化解,做到大事不出村,小事不出湾。”毛江华说。
此外,村里还发动文艺爱好者成立各类文艺队伍,构建起联动、高效的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网络,并组建了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小分队、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、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3支特色志愿服务小分队。
党员先锋小分队主要负责道路治安、文明劝解、安全服务等志愿活动;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负责组织开展“立家规、传家训、扬家风”活动,举办诗词楹联比赛,常态化免费写春联送春联进万家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积极利用党群服务中心、农家书屋、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,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,把党的政策法规、先进的农业技能、新思想新风尚传播到每家每户。
亲近书桌远离牌桌酒桌
“走,到农家书屋看书去!”
刘煌庄农家书屋位于诗词楹联展示厅旁边,是村民学习文化知识的“充电站”。农家书屋藏书种类丰富,涉及科技、财经、文化生活、种植养殖等,满足广大群众的阅读需求。
“农家书屋每周一至周五对外开放,书屋正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。”毛江华告诉记者,以前,村民没事就爱聚在一起喝酒、打牌,吵架闹事时有发生,治安状况不好。农家书屋的建立,使村民亲近了书桌课桌,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明活动,树立了良好的村风和民风。
依托农家书屋,茶山村举办了“我的书屋我的梦”等主题活动,在全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,助推乡风文明建设。
近年来,在文联等部门大力支持下,茶山村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新青年诗会,丰富文化生活,并结合保安生态特色,组织开展桃花节、采桃节等活动,将文明创建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。
村里还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、传家训、立家规、扬家风、清洁庭院、五星党员等活动,家家评比、户户争荣。
如今,茶山村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7人,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12人,市镇级会员更多,出版个人诗联集8部,村民合著诗联集4部,许多村民的作品在《中华诗词》《湖北诗词》《诗国》《荆楚对联》等杂志发表。《中国楹联集成·湖北大冶卷》收录了刘煌庄楹联作品90副。(黄石日报 万泰然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尊龙凯时平台版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 027-87238963
投稿邮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
"));
发表时间:2022-03-21 来源:湖北文明网
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”“锦城丝管日纷纷,半入江风半入云”……在大冶市保安镇茶山村,刘煌庄诗词楹联展示厅里,身着黑色长衫、头戴黑色礼帽的村民整齐站立,用大冶方言吟唱着一首首唐诗。
3月9日,湖北省文联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宣读了中央文明办三局、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《关于首届宣传推选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“时代风尚”先进典型的通报》,大冶市保安镇茶山村获“全国最美文艺志愿服务社区”称号。近年来,茶山村刘煌庄积极营造书香氛围,先后荣获“中华诗教基地”“中国联教基地”等多块国家级招牌和“中国楹联文化之庄”“荆楚诗词之村”等荣誉。
18日,记者来到茶山村探访。
擦亮“中华诗词”品牌
“保安花竞放,樊水雁齐飞。”“刘煌延翰墨,梅岭结春花。”走进刘煌庄诗词楹联展示厅,记者看到,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。篆、隶、楷等五体纷呈;刚劲、遒健、娟秀等风格多样。
村民们用简单的曲调和大冶方言吟唱着《早发白帝城》《赠花卿》《清明》等唐诗,兴酣之处,摇头晃脑,颇有古韵。
位于大冶西南陲的刘煌庄,与金山店、茗山相毗邻。这里山川雄岭,古木葱笼,村庄世代都注重文化教育,珍视文化传承,对诗词楹联情有独钟,吟诗作对的风气盛行。师生和诗、学友和诗、夫妻和诗已成习俗,并传为美谈。
茶山村党委副书记毛江华介绍,以前这里是一所废旧的小学,2010年,村里几个退休老教师商量,向镇里申报之后,决定建立一个诗词楹联培训基地。大家主动捐款,自愿投工献料,搜集整理旧有资料,编写教材,把原官山小学整理一新,创办了诗词楹联培训学校。
学校建立后,村里组织选拔人才,建立行政管理机构,挖掘师资,动员广大村民进入培训学校参加学习、接受培训,营造了良好的书香氛围。
83岁的刘正祯,退休前是梅山中学的老师,平日里,他负责组织村里的诗词爱好者一起唱诗,并给他们讲平仄韵律等作诗基础知识。
“寒暑假时,村里的孩子们都在这里接受诗词文化教育,妇女也参加,主要教授唐诗宋词、《弟子规》,以及对联的基础知识。”刘正祯说:“优秀的传统文化,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,不能让它流失。国家授予庄里的招牌,我们要努力把它们擦得更亮。”
以“文化”带动“文明”
不仅摘得三块国家级金字招牌,在乡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,近年来,茶山村充分利用自身文化优势,积极探索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新路径。
毛江华介绍,茶山村目前有1134户共4679人,刘煌庄有450户共1200人。2019年起,茶山村成立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发动村干部、党员代表、居民代表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。如今,全村志愿者人数达120余人,建成常态化志愿服务队3支。
“以前农村环境普遍不好,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之后,脏、乱、差有人管,乱砍、乱伐、乱建有人理,邻里矛盾纠纷就地化解,做到大事不出村,小事不出湾。”毛江华说。
此外,村里还发动文艺爱好者成立各类文艺队伍,构建起联动、高效的农村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网络,并组建了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小分队、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、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3支特色志愿服务小分队。
党员先锋小分队主要负责道路治安、文明劝解、安全服务等志愿活动;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负责组织开展“立家规、传家训、扬家风”活动,举办诗词楹联比赛,常态化免费写春联送春联进万家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积极利用党群服务中心、农家书屋、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,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,把党的政策法规、先进的农业技能、新思想新风尚传播到每家每户。
亲近书桌远离牌桌酒桌
“走,到农家书屋看书去!”
刘煌庄农家书屋位于诗词楹联展示厅旁边,是村民学习文化知识的“充电站”。农家书屋藏书种类丰富,涉及科技、财经、文化生活、种植养殖等,满足广大群众的阅读需求。
“农家书屋每周一至周五对外开放,书屋正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。”毛江华告诉记者,以前,村民没事就爱聚在一起喝酒、打牌,吵架闹事时有发生,治安状况不好。农家书屋的建立,使村民亲近了书桌课桌,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明活动,树立了良好的村风和民风。
依托农家书屋,茶山村举办了“我的书屋我的梦”等主题活动,在全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,助推乡风文明建设。
近年来,在文联等部门大力支持下,茶山村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新青年诗会,丰富文化生活,并结合保安生态特色,组织开展桃花节、采桃节等活动,将文明创建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。
村里还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、传家训、立家规、扬家风、清洁庭院、五星党员等活动,家家评比、户户争荣。
如今,茶山村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7人,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12人,市镇级会员更多,出版个人诗联集8部,村民合著诗联集4部,许多村民的作品在《中华诗词》《湖北诗词》《诗国》《荆楚对联》等杂志发表。《中国楹联集成·湖北大冶卷》收录了刘煌庄楹联作品90副。(黄石日报 万泰然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
尊龙凯时平台版的技术支持:荆楚网
投稿邮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